论坛动态

盛会回顾 | 主题沙龙精彩纷呈,速来围观传媒大咖们针对融合发展的战略战术!(上)

来源:中国行业新闻网作者:张程时间:2023-04-17热度:0

数智化浪潮奔涌而来。在时代的洪流中,各大媒体积极拥抱变化,迎接新的机遇。大家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努力突破发展局限,最大化提升传播效益,以实现全方位转型升级,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为悉数各大媒体的战略战术,进一步探索行业媒体守正创新的深度融合之道,协会在刚刚过去的第五届中国行业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设置了以“数智时代下行业媒体深度融合路径与趋势”为主题的沙龙,特别邀请健康报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孙伟,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王恒涛,《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社长林晓莺,中国水利报副社长马加,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蔡继乐,中国警察网总裁、总编辑关清,以及36氪合伙人兼副总裁李政共7位传媒大咖作为对话嘉宾,国声智库高级研究员邹佩作为主持嘉宾,从各家媒体在实际工作中秉持的观点以及一些经验做法等方面出发,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将此次论坛推向高潮。

在这里,我们将大咖们发言的精彩片段进行梳理展播,干货满满,速来围观!

 结合健康报的实践探索具体情况来看,如今的媒体融合总体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特点,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1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  

 总编辑  孙伟

 如今,全国有10多亿网民,其中9.6亿每天刷手机短视频,所以短视频就是我们一个互联网的主阵地,手机等移动端就是一个主战场。而在这里,怎么把信息更好地传播出去是特别值得思考的事情,对我们整个媒体来说,竞争压力也是很大的。

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之下,我们在座的每家行业媒体都高度重视全面性传播体系的建设,且都在加劲。健康报社也是一样,我们在不断地总结过往成绩,有序地加强调研,并持续推动我们融媒体指挥平台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在新媒体方面的一些举措。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各家行业媒体在报协的指导下都推出了大量形式多样、丰富多元的产品,而且更加注重产品的影响与反馈效果,产品也愈加贴近群众的审美,受到群众的喜爱,这是行媒成绩的一个取得。在刚刚过去的三年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健康报在不断努力做好整个政策的解读、舆论的引导等工作,我们好多产品比如新冠消消消、健康头条说等等,还有一些很好的短视频节目的呈现,大多是结合政策的解读进行一些科普知识的传播。比如在去年12月份,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秉持对新闻的敏感性,围绕“新冠病毒感染会诱发心肌炎”这个话题快速推出一个动漫短视频,几天的播放量达到八百多万。也得益于我们给群众的答疑解惑重点放在了防重症、保健康方面,并努力做到位。另外,在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的时候,我们策划了一期讲“阳”过之后来上班的栏目,传达的都是一些正能量,为我们社会的有序恢复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在那段时间,我们大家能够坚持工作、把报纸每天按时出版都很不容易,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还有在整个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方面,结合上午各个嘉宾的讲话来说,我觉得大家凝聚了好多新媒体全媒体的资源,展现得都很好,我们健康报也有一些小的成绩,比如说在这次的两会报道中的动漫版两会播报也得到了我们中国记协的认可。

媒体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要真正把媒体融合和创新发展工作做好,需要怎样的战略、战术?

2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王恒涛

媒体融合话题已经谈了很多了,可能已经变成一个符号。但是我认为,其实“媒”和“体”实际上是两个东西,我们是否认真想过到底该怎么融合?

从“媒体融合”提出来以后,我觉得从中央媒体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等,到今天在座的各个媒体实际上都在做一些探索和努力。而在听了上午的演讲以后,感觉多数单位的探索还停留在“媒”和“体”的融合上。比如说从早期的竹简到帛书,再到后来的纸质书,然后到活字印刷和纸质的结合,实际上都是“媒”和“体”的探索。90年代以后互联网兴起,各个单位先是纷纷办网站,接着开始有移动媒体,有了手机短信,再到手机彩信,到今天,开始做很多融合性的尝试,做视频、做网站,也做客户端,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媒体融合”的来源在哪里呢?它实际上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媒介融合,指技术发展以后造成的媒体最终的整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和其他媒体最后会融为一体,那么这个媒体的融合,是体和体之间的融合,我觉得远远超出了我们今天探索的媒体融合。另外,国外人还说到了产权融合、内容生产融合,然后才到这种程度的融合。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媒体融合的路径上,大家也都是沿着这个技术迭代在不停努力。

 然后结合我们单位说下趋势。我们单位报、网、屏、微、端、云等等是都有的,也做了大量的服务。接下来,我觉得可能需要各个单位深刻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进人机制,思考我们对未来新闻市场发展的把握,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市场、怎么去做、做什么样的新闻才能达到习近平总书记“人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在哪里”的要求?如今的市场媒体是通过很精准的算法推出,会根据每位受众的偏好去进行推送,所以我觉得下一步,媒体在探索中可能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大多数进的是文史哲等方面的文字性人才,比如如果有需要,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进两个美编设计,再进几个摄像,可能下一步就需要配备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甚至是懂数字技术的高级人才,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传统媒体开始向现代化的这种融合为一体的发展。

《人民铁道》报是我国创刊最早的全国性产业经济类报纸之一,见证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如今在深度融合方面获得了较大成果。同样也谈一谈媒体融合的心法战法?

2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

党委委员、副社长  林晓莺

随着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民铁道》报也在不断成长,面对媒体融合的这种大事,我们立足于行业特色、发挥优势、找准定位,把握好媒体人和行业人的双重角色,运用好新思维和新技术来激活我们的传统领域,走出具有行业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我们在这些年的媒体融合当中的一些做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句是:深耕铁路,立足行业特色,坚持移动优先,打造头部账号。头部账号就是我们现在运维的“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号和“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这两个账号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引领,集中优势力量来打造。我们结合铁路的行业特点做权威发布,比如资讯+服务内容,新闻+故事,在括图文、视频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这两个公众号的粉丝量只有十几万,但是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个数字就突破百万,到现在,“中国铁路”的微信公众号粉丝量突破450万,“人民铁道”的微信公众号粉丝量有170多万,同时我们打造了很多爆款,近年来每年都会生产出几百个10W+,在2021年,我们创下了平均每天都能生产出一个10W+的记录。这两个头部账号也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铁路的重要传播平台,也成为我们展示行业形象的一个新空间。

第二句话是深耕内容。我们要发挥行业的优势,就要打造原创的产品,做优我们的铁字号品牌,因为“内容为王”永远是新闻传播的铁律。我们只有深耕行业领域,做优我们的原创产品,打造优质的内容才能实现破圈传播,才能壮大我们目前的平台。所以尤其是对行业媒体来说,我们的生命力就是我们的原创力,或者说我们的原创力就是我们的生命力。比如在铁路权威发布和最独家的最深度的内容上,我们做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尝到了甜头。比如我们的“中老铁路熊猫专列”、“慢火车”等的这些报道都实现了破圈传播,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转发量也非常大。这几年央视转发我们铁路的原创产品每年都有几百条,而且实现了海外传播。

第三就是要深耕平台。要汇聚我们行业的合力,打造铁路系统的三级媒体体系,做大我们的媒体矩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建立了“1+18+n”的媒体传播体系,所谓“1”就是人民铁道以我们铁道报为龙头,“18”是我们分住在18个铁路局的记者站,n就是我们铁路运输的上千个运输站段建立的所有融媒工作室。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整合了铁路系统的新闻资源,打通了我们采访报道新媒体选题策划的最后一公里,也形成了强大的传播生产能力。所以在2021年和2022年,人民铁道基本上每年都有上万个融媒体产品作品推出。


业界把2014年称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元年。在这9年期间,各家媒体都做了很多轮探索,到如今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个方面都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基于现阶段媒体融合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怎样做,才能更好实现媒体融合下一个阶段的突破?

3.jpg

中国水利报

副社长  马加

作为媒体尤其是行业媒体的从业者,在下一步的发展上我觉得首先要从机制入手。机制更新是我们行业媒体做媒体融合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是首先面临的一个具体的关口,也是目前制约大多数行业媒体,尤其是规模不那么大甚至是小微型行业媒体的一个瓶颈、一个壁垒。要从报社的内部机制更新来讲,无非就是几个步骤:顶层设计、组织重构、流程革新,还有平台再造,大致来讲大差不差,但恰恰就是这些在具体环节实践上的差异,造成了各家行业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上的不同。

我觉得首先是顶层设计和组织重构这两点,这对于我们行业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后面的流程和平台这两点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在顶层设计上,我们水利报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水利报虽然是一张行业报,但它也是中国江河的代言人。我们整个大平台是中国的江河事业,是中国的治水事业,而中国的江河事业也是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特别同意人民法院报张守增总编辑谈到的这个问题:关于媒体融合,理想是我们可以做到非常丰满,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要做好“过好日子”的事情。以前我们的媒体有过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美好时代,但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油盐酱醋茶,是更加从实际出发。所以也特别希望能够有一些从顶层设计出发的机制打造上的样本可供我们各个媒体参考采用。比如今天的论坛,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的样本和一些在实操当中的指导,让我们自己也能够不断主动地创造我们自己的样本;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希望能够在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的领导之下,可以和我们广大的科研机构、高校,甚至我们的服务商合作,在体制上能出一些相应的孵化。

其次是业态。行业管理融合发展的业态要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改革的基本目标,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总的思想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媒体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某个新闻单位的事情,而是要把我们拥有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以及政策制定权等制度优势转化成为巩固、强化思想舆论阵地的综合优势。前面提到,我们的媒体作业经历了几个时代,在web1.0时代,我们做网站、做流量、做内容产品,在web2.0时代,我们做移动端、做社交、做数据,那么到了web3.0,我们现在做的是场景,做的是智能,甚至当ChatGPT出来之后,可能一些比较强势的媒体就可以去做仿生。因此在业态上面要对标现代化,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与期望,我们行业媒体都要向着成为针对行业一方、针对领域一方、针对区域一方的综合的信息化智慧化治理平台而努力。


2014年,中国教育报进入到媒体融合1.0阶段,然后紧接着在短短几年当中又启动了2.0和3.0,可以说步步都踩到了点上。那踩的是什么点,这个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论是什么呢?

4.jpg

中国教育报

副总编辑  蔡继乐

结合我们教育报刊社近7年来媒体融合的一些做法说一下。先给大家汇报一组我们今年两会报道的相关数据,从3月3号到13号共10天的时间里,中国教育报各个平台一共刊发了图文、音视频报道将近2000篇,分发到22个平台,阅读篇次8000多,产生了100W+的报道6篇、10W+的报道1565篇,整个阅读量达到了2.7亿。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教育报刊社这些年来媒体融合的一个最新的成果。具体说到我们教育报媒体融合的一些做法,我想可以用6个坚持来简单地做个总结。

第一个坚持:坚持数据先行。教育报于16年就开始建设全自主产权的教育资源大数据平台,聚合了5000多万条数据信息,而且基于这个数据平台,我们自己成立并完善了大数据研究院,并开发了像《教育舆情内参》《教育改革情报》《教育决策参考》这样的一些定制化的智库产品。《教育舆情内参》重点服务教育部党组,为其提供参考;《教育改革情报》重点是服务各地的教育局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参考》面向基础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等。如此的数据优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坚持:坚持移动云系统,我觉得能把移动优先坚持下来就是我们行业报最大的舆论引导的底气。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去年年初的时候疫情特别严重,教育部要求中国教育报要加大对学校疫情防控的报道和舆论引导。但当时我们报纸因为春节休刊,而且2月份正好是寒假期间临时减版,如果仅仅依靠报纸我们很难完成教育部交给我们的宣传任务,所以我们决定重点依靠移动端。在整个2月份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发了6000多篇报道,有340个10W+的报道,有的阅读量达到9亿次。

第三个坚持:坚持内容为王。现在大家做媒体融合,形式特别多样,但是很容易忽视内容建设,我们恰恰认为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注重内容。我们教育报刊社对创造优质内容的能力要求很高,且一直作为我们竞争力的核心。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比较好的内容推出。

第四个坚持:坚持音视频引领。我们在中央编辑部专门打造了一个演播区,为我们这些年来的宣传做了很多贡献。我们每年有一个两会访谈,将代表委员请到这个直播间,跨省主持人对他进行专访并形成报纸深度报道、网站专题报道,以及大量的音视频产品。而且今年开始,我们第一次引进了数字人即虚拟主播,我们把一些短的评论、观点变成短视频,前后大概一共带来了3000多万的传播量。

第五个坚持:坚持精准服务。我们深耕教育行业,针对每一个群体都有精准化的服务。比如说我们开发了一个“融媒体教育局长访谈”节目,教育局长有什么需求,我们把他请到演播室进行专访,并生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报道;针对幼儿园园长打造了“名园现场会”项目,就是把名园的经验通过这种形式服务全国各地的园长,计划在三年内要办20场。

最后一个坚持:坚持传播上发挥功能。如果我们做了很好的内容但是没能好好传播,往往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移动传播中心有专门人员研究各类不同平台号受众的偏好,将我们这些宣传报道进行差异化的推送传播。如今,我们中国教育报入驻了今日头条号、人民号、企鹅号等大概有10多个平台号,且用户数达到了将近200万。中国教育报的微信公众号现在已经拥有接近600万的粉丝,还有我们“好老师”平台也有接近200万的粉丝。依靠着这些平台,加上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大大提升了我们传播效果。